诗词原文
题美人图
唐·杜牧
玉山翘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眉如远山横黛色,眼若秋波流盼频。
罗衣轻扬飘若雾,珠钗斜插映花颦。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但他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俊爽峭健,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在晚唐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美人如同翠玉雕琢的山峦般亭亭玉立,步履轻盈仿佛不染尘埃;腰身纤细如楚地之柳,柔弱得似乎难以承受春天的风情,她的眉毛如同远山般青黛横卧,眼睛则像秋天的水波一样流转顾盼,罗衣轻扬,如同晨雾般飘渺,珠钗斜插在发间,与花儿相映成趣,微微皱眉更添风情,倘若她能开口说话,定能倾倒全国;即使她无情无义,也足以令人心动不已。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美人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和美丽动人的外貌,首句“玉山翘翠步无尘”以玉山比喻美人,形容其高洁无瑕、步履轻盈;次句“楚腰如柳不胜春”则以楚腰和春柳为喻,描绘其腰身纤细、柔弱娇美的姿态,后两句进一步通过眉眼、衣着等细节,刻画出美人的神韵和风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诗人通过对美人外貌和神态的描绘,展现了其内在的气质和魅力,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杜牧在游历或闲居期间,看到或想象到一位美丽的女子,心生感慨而创作,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内心可能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向往,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人的赞美之情,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女性美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