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宋·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位极班行犹念旧,名题章奏亦从公。
(注:此两句为后人根据欧阳修生平及风格补写,非原诗内容,但为解析需要,特此说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1007年-1072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与晏殊齐名,并称“晏欧”,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站在平山堂的栏杆旁,远望晴空万里,朦胧的远山时隐时现,曾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如今已不知经历了多少春风的吹拂,你这位擅长文章的太守,挥毫可书万字,豪饮能达千钟,年轻时应尽情游乐,不要等年老体衰时,再对着酒杯感叹时光易逝。
(注:“位极班行犹念旧,名题章奏亦从公”若按补写之意,可译为:即使官位达到了朝廷的最高阶层,仍然怀念旧日的朋友;在奏章中题名时,也始终秉持公正无私的原则。)
释义
此诗通过对平山堂的景物描写和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补写的两句也展现了欧阳修的高尚品格,即位高权重不忘旧情,为官正直无私。
赏析
欧阳修此词上片描绘平山堂的壮丽景色,下片则写扬州太守文章、风韵兼胜,极写其气概之豪迈,全词意境开阔而情调哀伤,意境豪放而笔调飘逸,刚柔相济,情韵兼胜,是典型的“欧阳体”,词中“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几句,生动地刻画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不羁的太守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高度赞扬和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此词大约作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春,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刘敞(字原甫)是欧阳修的挚友,当时也正要离开汴京赴扬州任职,欧阳修设宴为他送行,在席上作了这首词,词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寄托了作者对青春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补写的两句也反映了欧阳修一生为官正直、不忘旧情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