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别情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月照花前空有梦,风吹柳外更添哀。
寒灯独坐愁肠结,冷雨敲窗泪满腮。
回首天涯芳草尽,相思何处寄归来。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首诗的虚构内容进行。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离别时走过的那条旧路,如今显得既长又清浅,我的离情岂会像死灰一样沉寂无波?月光照耀在花前,只留下空空的梦境,风吹拂过柳外,更添了几分哀愁,我独自坐在寒灯下,愁肠百结,冷雨敲打着窗户,泪水湿满了双颊,回首望向天涯,芳草已经枯萎殆尽,我的相思之情又该寄托给谁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后的深深哀愁和无尽相思,首联通过“旧路长清浅”和“离情似死灰”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月照花前、风吹柳外、寒灯独坐、冷雨敲窗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尾联则以“回首天涯芳草尽,相思何处寄归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处寄托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场景描绘,将诗人的离愁别绪展现得淋漓尽致,首联的对比手法,既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也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基调,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尾联则以问句作结,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迷茫,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与某位亲人或友人离别之后,诗人深感离别之痛,难以释怀,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和相思之情,在晚唐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的个人情感也融入了时代的沧桑与无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