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妃竹
唐·李中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帝子吹箫上翠微,秋风一曲凤凰归。
空山寂寂人不见,流水潺潺自入扉。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中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中,字有中,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是南唐的著名诗人,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风著称,李中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斑竹的枝条啊,斑竹的枝条,上面点点泪痕寄托着深深的相思之情,楚地的游子想要聆听那瑶瑟中蕴含的哀怨,只待潇湘之畔深夜月明之时。
帝子(指湘水之神)吹奏着箫管登上了苍翠的山巅,秋风中一曲悠扬,引得凤凰归来,空旷的山中寂静无人,只见清澈的流水潺潺,自行流入柴扉之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斑竹的泪痕、瑶瑟的哀怨、帝子吹箫和凤凰归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前两句以斑竹的泪痕象征相思之苦,后两句则通过帝子吹箫和凤凰归来的神话传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超凡脱俗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情感上非常细腻,通过自然景物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将诗人的相思之情和美好愿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前两句“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以物喻情,形象生动;后两句“帝子吹箫上翠微,秋风一曲凤凰归”则通过神话传说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气息,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李中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经历了许多离别和相思之苦,因此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也可能受到了当时文学氛围的影响,追求一种超脱尘世、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这首《湘妃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