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44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闱有感

唐·韦承庆

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

作者简介

韦承庆,唐代诗人、官员,字延休,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进士及第,累迁中书舍人,因谄附张易之兄弟,贬为歙州刺史,中宗复位后,入为吏部侍郎,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扶阳县侯,景龙四年(710年),因参与太平公主谋逆,被贬为泷州参军,未行而卒,追赠尚书右丞,韦承庆工五言诗,与张说友善,有诗集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译文

梧桐树的叶子落满了庭院,遮蔽了阳光,使得试院的大门紧闭,显得异常深邃,这里曾是我当年辛苦备考的地方,如今我再次来到这里,定不会辜负自己当初立下的志向和初心。

释义

“梧桐叶落满庭阴”描绘了秋天梧桐叶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幽静的氛围;“锁闭朱门试院深”则进一步强调了试院的封闭和深邃,暗示着科举考试的严肃和神秘。“曾是昔年辛苦地”回忆了诗人过去在这里的备考经历,充满了感慨和怀念;“不将今日负初心”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的梧桐叶落为背景,通过描绘试院的深邃和封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诗人通过回忆自己过去的备考经历,表达了对科举考试的深刻理解和感慨,他也以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承庆在科举考试期间或之后所作,作为一位经历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和诗人,韦承庆对科举制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他通过描绘自己备考和应试的经历,表达了对科举考试的艰辛和不易的感慨,他也以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承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下士人的普遍心态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