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朅来沧海已清浅,此地依然是重巘”,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东还》,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东还
唐·李商隐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
朅来沧海已清浅,此地依然是重巘。
倚柱凝眸似有情,岂知已作隔山明。
湘江水阔苍梧远,何处相思寄月明。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我本来就有仙人的才情却自己不知道,十年来一直做着采摘灵芝的美梦。
如今沧海已经变得清浅,但这个地方依然还是重重叠叠的高山。
我倚柱凝眸,似乎还对你有着深情,哪里知道你我之间已经隔了重重山峦,明月高照。
湘江水宽阔无边,苍梧山遥远难及,我在哪里寄托对你的相思之情呢?只能寄托给天上的明月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首联写自己虽有仙才而不自知,十年来一直做着美好的梦;颔联通过沧海清浅与重巘依旧的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化;颈联写自己倚柱凝眸,对远方人充满深情,但已隔山隔水;尾联则通过湘江水阔、苍梧山远的描写,进一步表达了相思之苦,只能寄托于明月。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通过沧海清浅与重巘依旧的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离开某个地方或结束一段经历后所作,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在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尤为普遍,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的普遍心态。
就是对李商隐《东还》一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的解析,希望这些分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