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凌霄志
唐·李群玉
凭高傲睨九州小,便欲乘此淩天梯。
云涛翻滚心无惧,风起云涌志不迷。
山川壮丽皆入眼,天地苍茫任我栖。
纵使前路多艰险,直上青云不须疑。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虚构创作,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群玉写过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才华横溢,擅长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诗作风格豪迈奔放,富有想象力,常表达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尽管在历史文献中,关于李群玉的记载并不详尽,但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凭借高傲的姿态俯瞰九州大地,觉得它们都显得渺小无比,于是心中便萌生了要借此机会攀登天梯,直冲云霄的念头,面对汹涌澎湃的云涛,我内心毫无畏惧;风起云涌之间,我的志向更加坚定不移,壮丽的山川美景都尽收眼底,苍茫的天地之间,任由我自由栖息,即使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我也坚信自己能够直上青云,毫不迟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执着追求和面对困难时的无畏精神,首句“凭高傲睨九州小”展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他以一种超越常人的视角审视世界,觉得一切都显得渺小,接下来的“便欲乘此淩天梯”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想要攀登高峰、实现理想的决心,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云涛、风起云涌等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山川、天地的感受,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情怀。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勇敢追求理想、不畏艰难险阻的诗人形象,首句以高傲的姿态开篇,为全诗奠定了豪迈的基调;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表现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想象力,也表达了他对高远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许多有志之士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高远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