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有客归未得,乡梦欲成山鸟啼。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1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戴叔伦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岸阔樯稀波渺渺,

日斜风定水潺潺。

孤舟有客归未得,

乡梦欲成山鸟啼。

作者及朝代

戴叔伦(732年-789年),唐代诗人,字幼公,一字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曾任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著有《戴叔伦集》。

作者简介

戴叔伦是唐代中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不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戴叔伦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对自然美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怀揣着高雅的诗意和凌云之笔,醉意中折下奇花来书写在五色笺上,河岸宽阔,船只稀少,水面波光粼粼;日已西斜,风平浪静,水流潺潺,孤独的船上有客人却归家不得,正欲做成回乡之梦时,却被山鸟的啼声惊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湘水边行吟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前两句写诗人身处之地和行吟之态,中间四句描绘了湘水边的自然景色,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归家不得的无奈和乡梦被扰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的“孤舟有客归未得,乡梦欲成山鸟啼”一句尤为动人,既表现了诗人归家不得的无奈,又通过山鸟的啼声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戴叔伦在湘水边行吟时所作,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和亲人,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归家的渴望,在湘水边,他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但同时也被归家不得的无奈所困扰,他将自己的情感和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