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6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空门志坚

唐·无名氏

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

不求名利双收日,但愿身心得自然。

作者简介

此诗作者为唐代无名氏,由于历史久远,具体身份已无从考证,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诗人和作品,但也有一些佳作因各种原因未能留下作者姓名,成为“无名氏”之作,这些诗作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年轻的僧人初心坚定,他采摘花草制成药物,用来消除自己的睡意,他不追求名利双收的那一天,只希望自己的身心能够得到自然的安宁。

释义

空门少年:指年轻的僧人,空门即佛门。

初志坚:表示他出家修行的初心非常坚定。

摘芳为药:采摘花草制成药物,这里可能暗指修行过程中的某种精神或物质上的修炼。

除睡眠:消除睡意,可能指通过修行达到精神清醒、不昏沉的状态。

不求名利双收日:不追求世俗的名利和地位。

但愿身心得自然:只希望自己的身心能够得到自然的安宁和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年轻僧人坚定修行、追求内心宁静的形象,首句“空门少年初志坚”直接点明主题,突出了僧人的年轻和初心的坚定,次句“摘芳为药除睡眠”则通过具体的行为描写,展现了僧人修行的艰辛和执着,后两句“不求名利双收日,但愿身心得自然”则进一步表达了僧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作者为无名氏,因此具体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它可能创作于唐代佛教盛行的时期,当时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年轻人选择出家修行,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这首诗可能正是反映了当时这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的内心世界,它也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的特点,以及对于人生哲理和修行境界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