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得逢尧舜,便是巢由亦易过。的解释

生辉6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隐

唐·汪遵

岩壁耸千仞,丛云出半山。

人生若得逢尧舜,便是巢由亦易过。

作者简介

汪遵,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必简,一字用夫,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擅长作诗,尤其擅长绝句,他的诗作多抒发怀古之情,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汪遵的诗歌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高高的岩壁耸立千仞之高,丛云从半山腰缭绕而出,如果人的一生能够遇到像尧舜那样的圣明君主,即便是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也会觉得生活容易度过。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峻的岩壁和缭绕的丛云,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认为如果遇到像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即便是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也会觉得生活更加容易和美好,巢父、许由是古代传说中的隐士,他们拒绝世俗的功名利禄,选择隐居山林,过着清贫而自由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前两句描绘的自然景观,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为后两句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认为如果遇到贤明的君主,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和容易,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于理想社会的热切向往。

创作背景

汪遵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期,诗人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和失望,因此他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代贤明君主的敬仰和向往,希望当代的统治者能够像尧舜那样贤明公正,为人民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