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世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莫言天道终难定,须信人心尽自轻。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又分明。
风吹落叶填沟堑,月照孤村起暮砧。
多少故人今不见,空余惆怅满离情。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抒发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叹息,其作品多收录于《全宋诗》等文献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禅意思想。
译文
不要说天道难以捉摸、难以确定,要相信人心往往轻视自己。
世事纷繁复杂,总是难以了结,时光匆匆流逝,却又分明可见。
风吹落叶,填满了沟堑,月光照耀着孤独的村庄,传来了傍晚的捣衣声。
多少老朋友如今已不见踪影,只留下满腔的惆怅和离别的情感。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心易变的深刻感慨,首联“莫言天道终难定,须信人心尽自轻”直接点题,指出天道虽难捉摸,但人心更易轻视自己,暗示了人生的无奈和悲凉,颔联“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又分明”进一步强调了世事的纷繁复杂和时光的匆匆流逝,颈联“风吹落叶填沟堑,月照孤村起暮砧”以自然景象为喻,描绘了人生的孤独和凄凉,尾联“多少故人今不见,空余惆怅满离情”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离别的惆怅。
赏析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境遇,巧妙地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心易变的深刻感慨,诗中“天道”与“人心”的对比,既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悲凉,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诗人以自然景象为喻,将人生的孤独和凄凉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的抒情更是直抒胸臆,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离别的惆怅表达得深切而动人。
创作背景
本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可能是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变故和挫折后,对世事无常、人心易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境遇,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惆怅,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珍惜眼前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