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访净名居士不遇
唐·王维
户庭无行迹,空翠湿人衣。
坠叶闻秋声,闲门掩夕晖。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若见净名居士语,逍遥全不让庄生。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门前没有人的足迹,空山苍翠欲滴,仿佛连人的衣裳都要润湿了,落叶飘零,我听到了秋天的声音,夕阳的余晖静静地掩映在寂静的柴门之后,微风吹动我的衣带,山间的明月照耀着我弹琴的身影,如果我能见到净名居士,与他交谈,那么在逍遥自在的境界上,我完全不输给庄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净名居士而未遇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访友不遇的所见所感,前两句“户庭无行迹,空翠湿人衣”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间的幽静与苍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坠叶闻秋声,闲门掩夕晖”通过落叶与夕阳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宁静与闲适,后两句“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则通过具体的动作与景物,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最后一句“若见净名居士语,逍遥全不让庄生”则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净名居士的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信佛,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写的诗文多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禅宗思想的感悟,这首诗可能是在王维游历山水、探访友人时所作,通过描绘访友不遇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王维作为一位禅宗信徒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