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岭雪晴僧独归,水文霞彩衲禅衣。的解释

春秋15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唐·皎然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微。

日色西峰上,松声暮岭飞。

金岭雪晴僧独归,水文霞彩衲禅衣。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扉。

作者及朝代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早年出入儒、墨、道三家,安史之乱后皈依佛门,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交往唱酬,名重一时,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为唐一代诗僧之冠。

作者简介

皎然一生崇佛好茶,风流文雅,学问渊博,是唐代著名的诗僧、茶僧,他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人交往甚密,其诗作风格清丽闲淡,多为山水田园之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也是茶文化的积极推动者,对茶的品鉴、烹煮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贡献。

译文

千座山峰随着雨势变得昏暗,一条小径蜿蜒伸入云端深处,西峰上日色渐明,暮岭间松涛阵阵,金岭雪后初晴,僧人独自归来,身上穿着绘有水纹霞彩的禅衣,闲静的柴门朝向山路,深深的柳荫掩映着读书的小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前两句通过“千峰”与“一径”的对比,展现了山势的雄伟与路径的幽深;中间两句以“日色”与“松声”为线索,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变化与声音的韵律;后两句则通过“金岭雪晴”与“水文霞彩衲禅衣”的描绘,展现了僧人归来的场景与山居生活的闲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对山峰、小径、日色、松声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通过“金岭雪晴僧独归”与“水文霞彩衲禅衣”的描绘,展现了僧人归来的场景与山居生活的闲适,使整首诗充满了禅意与诗意,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皎然在山居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皎然一生崇佛好茶,风流文雅,学问渊博,他在山居生活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与禅意,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场景与氛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也展现了皎然作为唐代著名诗僧的文学才华与禅学造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