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白居易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
夜静思深独坐处,月高风定一灯间。
此生已老那堪病,此夜无愁也得眠。
心定自然凉境在,人间万事付苍烟。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尤其是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的身体并不像居士那样经常生病,但内心却像喜欢空王(佛教中的空性)一样,渐渐感到闲适,在夜深人静、思绪深沉的时候,我独自坐在这里,月光高悬,风也停了,只有一盏灯陪伴着我,此生已经老去,哪里还能承受疾病的折磨?但在这个夜晚,没有忧愁,我也能安然入睡,心境平定自然觉得环境清凉,人间的万般事务都付给了苍茫的烟雾。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在病中的心境变化,他虽然身体不佳,但内心却因对佛教空性的领悟而感到闲适,在寂静的夜晚,他独自思考,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他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但也能在病痛中寻找到一丝安慰,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与内心的平和,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为题材,但并未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相反,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和内心的平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心定自然凉境在”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白居易一生历经坎坷,晚年时期更是疾病缠身,他并未因此陷入绝望和消沉,而是通过对佛教的领悟和对自然的观察,寻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首诗正是他在病中思考生命意义、追求内心平静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