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王孙·菊开低色过重阳
宋·吕本中
菊开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本中(1084年-1145年),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宋代文学家、诗人、词人,吕本中诗属江西诗派,著有《东莱先生诗集》、《紫微诗话》、《童蒙训》等。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吕本中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早年曾师从苏轼弟子曾几,他的诗文创作深受苏轼及江西诗派影响,但又力求突破,形成自己的风格,吕本中在政治上主张抗金,反对妥协投降,但因时局动荡,仕途坎坷,他的文学作品以诗、词、文兼擅,尤以词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菊花在重阳节后依然绽放,颜色略显低沉,仿佛是在怀念那位手持白玉酒杯的王孙(暗指诗人自己或某位友人),在东篱下,菊花寂寞地开放,露珠湿润了花瓣,但它们依然如旧,金色的花蕊映照在泥土之上,熠熠生辉。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重阳节后菊花依然盛开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菊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其低色开放,暗示着时光流逝,而“似忆王孙白玉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聚时光的深切怀念。
赏析
1、意象丰富:诗中“菊开低色”、“东篱湿露华”等意象,既描绘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2、情感真挚:通过“似忆王孙白玉觞”一句,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3、语言优美:全诗语言清新自然,用词精炼,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又使得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悠长。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吕本中仕途不顺、生活孤寂之时,重阳佳节本是家人团聚、赏菊饮酒的日子,但诗人却身处异乡,独自一人面对盛开的菊花,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与友人欢聚的美好时光,从而写下这首充满思念与感慨的诗篇,通过描绘菊花的低色开放,诗人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