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往往怀麻姑,浮世悠悠仙景殊。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8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仙

唐·李中

幽人往往怀麻姑,浮世悠悠仙景殊。

云外飞琼丹桂树,月中仙侣碧桃株。

风前舞鹤双双起,水畔吟龙字字无。

欲访洞天三十六,春风吹入武陵图。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诗作颇丰,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李中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隐逸生活及神仙境界,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译文

幽居的隐士常常怀念麻姑仙女,尘世间的繁华与仙境的景象截然不同,云外有飞升的琼楼玉宇和丹桂树,月宫中居住着仙女和碧绿的桃树,风前白鹤双双起舞,水边吟咏的龙字却无从寻觅,想要探访那三十六洞天仙境,春风却把我吹入了如画的武陵桃源。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幽人对麻姑仙女的怀念和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仙境的奇幻与尘世的平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世界,首联“幽人往往怀麻姑,浮世悠悠仙景殊”直接点题,表达了幽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不满,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云外飞琼、月中仙侣、风前舞鹤、水畔吟龙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奇幻与美好,尾联“欲访洞天三十六,春风吹入武陵图”则以武陵桃源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人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批判,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迷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中的个人经历和思想倾向有关,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苦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中可能产生了对尘世的不满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他通过描绘仙境的美好和奇幻,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批判,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