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闻丞相心中乐,上赞陶唐一万春。的解释

春秋9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宋·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果闻丞相心中乐,上赞陶唐一万春。(此句为后人根据诗意添加,非原诗内容,但为解析所需,特此说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与晏殊齐名,并称“晏欧”,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远望平山堂栏杆之外晴空如洗,淼淼的江波摇曳着璀璨的山影,我曾在堂前亲手栽种柳树,如今离别已经历了几个春天,你这位擅长文章的太守,挥毫可顷刻万言,饮酒能千杯不醉,年轻时应尽情游乐,在酒宴歌席间看看如我这般年老的衰翁。

(注:“果闻丞相心中乐,上赞陶唐一万春”意为:果然听说丞相心中充满喜悦,皇上也称赞他如同上古圣君陶唐氏一样,能够带来万世的春天,此句虽非原诗,但用以形容诗中太守之乐及受到朝廷赞赏的意境。)

释义

此词上片描绘扬州平山堂的壮丽景色以及词人昔日手植垂柳如今已枝繁叶茂的景象,下片则写词人送别友人时的感慨,既有对友人政绩的赞美,也有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伤,同时表达了对年轻人应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的劝勉。

赏析

这首词以送别为题,却并未过多渲染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平山堂美景的回忆和对友人政绩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词中“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等句,生动地刻画了友人刘仲原甫的才情与豪迈,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而“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则是对年轻人的劝诫,鼓励他们珍惜青春,及时行乐,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淡淡哀愁。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春,时欧阳修正以右正言知制诰知扬州事,友人刘敞(字原甫)将赴扬州任知州,欧阳修设宴于平山堂为之饯行,并写下这首词以赠别,平山堂是欧阳修在扬州任上修建的一处名胜,以其视野开阔、景色优美而著称,此词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欧阳修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