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谒文宣王庙
唐·张说
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大夫松。
千年圣泽流无极,万古皇恩洽有融。
日转花阴鸟散啄,云移竹影兽徐行。
升堂展礼心何限,傥得从游圣域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以文辞知名,开元初年,与苏颋同为朝中掌文诰之任,时称“燕许大手笔”,他历仕四朝,三秉钧衡,掌文学之任共三十年,对唐代文治与开元之治起了重要的作用。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张说不仅是唐朝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创作颇丰,风格雄健,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历史、自然等多个领域,他的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他主张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对唐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译文
清静的仪仗队伍缓缓经过文宣王(孔子)的庙宇,翠绿的华盖高高地映照在大夫松之上,千年的圣恩如流水般绵延不绝,万古的皇恩浩荡,融洽无间,太阳转动,花阴下的鸟儿分散啄食,云彩移动,竹影中的兽儿缓缓行走,我登上殿堂,恭敬地行礼,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多么希望能在这圣人的领域中追随学习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说在谒拜文宣王(孔子)庙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大夫松”描绘了仪仗队伍的清静与庙宇的庄严,以及翠绿的华盖与大夫松的相映成趣,颔联“千年圣泽流无极,万古皇恩洽有融”则赞美了孔子的圣恩与皇恩的浩荡,颈联“日转花阴鸟散啄,云移竹影兽徐行”以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庙宇的宁静与和谐,尾联“升堂展礼心何限,傥得从游圣域中”则表达了诗人对孔子的敬仰与追随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谒拜文宣王庙为背景,通过描绘庙宇的庄严、自然的和谐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沉的历史感,诗人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庙宇的宁静与和谐,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说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张说在担任官职期间,有机会前往文宣王庙进行谒拜时所作,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张说对孔子的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因此他在谒拜文宣王庙时,心中充满了敬仰与感慨,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