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闻圣主知书癖,凤阁烧香对五车。出自哪首诗?

梦梦7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虚字)

唐·徐坚

东壁图书府,西垣翰墨林。

讽《诗》关国体,讲《易》见天心。

既洒黄粱饭,还烹紫芝茗。

仍闻圣主知书癖,凤阁烧香对五车。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坚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徐坚,字元固,生卒年不详,唐代文学家、史学家,曾任太子文学、集贤院学士等职,他学识渊博,精通经史,是唐代著名的学者和文人,参与编纂了《初学记》等重要典籍,徐坚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在诗中融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

译文

东边的图书府藏书丰富,西边的翰墨林文采飞扬。

吟诵《诗经》关乎国家命运,讲解《易经》可见天地之心。

已经享用了黄粱米饭,还要品尝紫芝香茗。

还听说圣明的君主了解你的书癖,在凤阁中焚香与你共对五车之书。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集贤学士在图书府和翰墨林中学习、研讨的场景,通过讽诵《诗经》和讲解《易经》来体现学问的重要性,诗中提到黄粱饭和紫芝茗,象征着学士们的生活既简朴又高雅,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圣主了解并赏识学士的书癖,与他们共赏五车之书,体现了对学问的尊重和重视。

赏析

这首诗以集贤学士的学习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士人崇尚学问、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诗中“东壁图书府,西垣翰墨林”两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形象地描绘了学士们所处的学术环境,而“讽《诗》关国体,讲《易》见天心”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学问对于国家命运和天地之道的重要性,最后两句以圣主的赏识作为结尾,既点明了主题,又升华了全诗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坚为应和张说的集贤学士赐宴而作,在唐代,集贤学士是朝廷的重要官员和学者,他们负责编纂典籍、辅佐朝政,张说作为当时的名臣和学者,被赐宴于集贤学士之中,徐坚便以此诗相赠,以表达对张说的敬仰和对集贤学士学问的赞美,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徐坚对学问的热爱和尊重,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崇尚学问、追求真理的普遍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