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白还应及雪衣,嘴红毛绿语仍奇。全诗是什么?

小编1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鹦鹉

唐·白居易

色白还应及雪衣,嘴红毛绿语仍奇。

年年锁在金笼里,何得翻飞似野鹰?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鹦鹉的羽毛洁白如雪,嘴巴鲜红,身上的羽毛翠绿,叫声也十分奇特,但它却年年被锁在金笼子里,怎能像野外的鹰一样自由翻飞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鹦鹉的外貌特征和生存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鹦鹉被囚禁的同情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色白还应及雪衣,嘴红毛绿语仍奇”描绘了鹦鹉的美丽和奇特,而“年年锁在金笼里,何得翻飞似野鹰?”则揭示了鹦鹉被囚禁的悲惨命运,与野鹰的自由飞翔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鹦鹉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鹦鹉的美丽和哀愁,诗人以“色白还应及雪衣,嘴红毛绿语仍奇”来赞美鹦鹉的外貌和叫声,使其形象栩栩如生,接下来的“年年锁在金笼里,何得翻飞似野鹰?”则笔锋一转,揭示了鹦鹉被囚禁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囚禁的同情。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通过鹦鹉与野鹰的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束缚,鹦鹉的形象也象征着那些被束缚和压抑的人们,他们的才华和美丽被囚禁在世俗的牢笼中,无法自由展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有关,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和流放,他深知被囚禁和束缚的痛苦,因此对自由和解放有着深刻的渴望,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鹦鹉的悲惨命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批判,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自由和个性的压抑和束缚,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