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和人见赠
宋·晏几道
只有今宵同此宴,翠娥佯醉欲先归。
玉肌香腻透瑶缁,绛蜡烧残泪满衣。
作者及朝代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工于言情而能自寓身世,在北宋词坛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尤擅小令,有《小山词》传世。
作者简介
晏几道自幼聪颖过人,深受其父晏殊的宠爱与栽培,他的仕途并不顺畅,一生未得显达,晚年家境中落,生活颇为困顿,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对诗词的热爱与追求,其词作情感真挚,细腻动人,多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慨,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今晚只有我们共赴这场宴会,美丽的佳人(翠娥)假装喝醉想要提前离去,她那如玉般细腻香腻的肌肤,仿佛能透过精致的黑色衣裳(瑶缁)散发出来,红色的蜡烛烧到了尽头,烛泪沾满了衣裳。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场宴会中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即将离别的无奈与惋惜。“只有今宵同此宴”强调了今晚的特殊性,暗示了相聚的难得与珍贵;“翠娥佯醉欲先归”则通过佳人的行为,传达出一种即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中的一幅动人画面,情感真挚而深沉,词人通过“翠娥佯醉”这一细节,巧妙地表现了佳人对即将离别的预感与无奈,同时也映射出词人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词中“玉肌香腻透瑶缁,绛蜡烧残泪满衣”两句,不仅描绘了佳人的美丽与哀愁,还通过蜡烛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使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感伤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一次宴会中,面对即将离别的友人或佳人,心生感慨而作,晏几道一生未得显达,晚年生活困顿,这使得他对人生中的每一次相聚都格外珍惜,在这首词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离别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