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为报颜公识我么,我心唯只与天和。
松风清韵长如在,花雨幽香自不多。
岩径初晴留客处,石泉新涨绕茅舍。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云共我过。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韦应物、灵澈、陆羽等交往密切,诗歌创作上颇有成就,多写山水田园、佛理禅意之作,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中的佼佼者。
译文
为了回报颜公(此处可能指某位友人或尊敬的长者,具体人物难以考证)是否认识我的询问,我的回答是:我的心只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松林间清风带来的悠扬韵律似乎永远存在,而花瓣如雨般飘落,其幽香并不张扬,山岩间的小径在初晴时最适合留客小憩,新涨的石泉环绕着简陋的茅屋,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只有那孤独的云朵与我相伴而过。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境,首句以设问形式引出主题,表明自己不为世俗所累,只愿与天地自然为伴,接下来通过描绘松风、花雨、岩径、石泉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淡泊的意境,尾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只有自然界的孤云能理解他的心境。
赏析
皎然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人以“孤云”自喻,表达了自己在世俗中的孤独与不被理解的境遇,但正是这种孤独,使他更加坚定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信念。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皎然在山居生活中,面对自然美景,心生感慨,写下这首表达自己对自然热爱和对世俗超脱心境的诗篇,皎然一生热爱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