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闺阁不曾难,常将歌舞借人看。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借歌舞

唐·张籍

君家闺阁不曾难,常将歌舞借人看。

翠幕深垂遮玉砌,金屏半掩露红颜。

霓裳一曲千峰上,绣毂双轮万树间。

自笑风流今已老,梦回犹忆少年欢。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贞元十五年(799年)进士,历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中年便仕途不顺,但他性情温和,喜好文学,乐于交友,与白居易、王建等诗人交往甚密,诗作多写现实题材,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颇有影响。

译文

你家的闺阁从不轻易对人设限,常常将家中的歌舞表演借给他人观赏,翠绿的帷幕深深垂下,遮住了精美的玉石台阶,金色的屏风半掩着,露出里面红颜女子的身影,在那高高的山峰之上,一曲霓裳羽衣舞翩然起舞,绣有精美图案的车轮在万树丛中缓缓行进,我自嘲如今已老去,不再风流倜傥,但梦中依然回味着少年时的欢乐时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家中闺阁歌舞表演的欣赏与回忆,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当时贵族家庭的文化生活和诗人的怀旧之情,诗中“君家闺阁不曾难”表达了友人的开放与热情,“常将歌舞借人看”则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共享,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如“翠幕”、“金屏”、“霓裳一曲”等,进一步渲染了歌舞表演的华美与热闹,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闺阁歌舞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当时贵族家庭的文化生活和诗人的怀旧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色彩,如“翠幕”、“金屏”、“霓裳一曲”等,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热烈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歌舞升平的时代,诗人也通过对比手法,将自己现在的衰老与少年时的欢乐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与感慨,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有对过去的追忆,情感真挚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籍中年之后,当时他仕途不顺,眼疾严重,生活较为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回忆起年轻时曾观赏过的友人家中的歌舞表演,心中涌起一股怀旧之情,他挥毫泼墨,将这份情感化作一首优美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折射出他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