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萧史携弄玉上升
唐·李群玉
萧史吹箫凤下来,秦娥梦断楚云开。
自矜夫婿胜王昌,三十曾作侍中郎。
玉箫声断人何处,红藕花香到水亭。
但见双鸾飞舞处,空余明月满中庭。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陵石门山,以诗酒自娱,他的诗才横溢,风格独特,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译文
萧史吹奏着箫声,凤凰应声而下,秦娥的美梦被打断,楚天的云彩也随之散开,她自豪地认为自己的夫婿比王昌还要优秀,因为他三十岁时就曾担任过侍中郎这样的高官,现在玉箫声已经断绝,人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只剩下红藕的花香飘到了水亭边,只能看到那双鸾鸟飞舞的地方,空荡荡的庭院里只剩下明亮的月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萧史和秦娥的爱情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自矜夫婿胜王昌,三十曾作侍中郎”两句,既展现了秦娥对夫婿的自豪和敬仰,也暗示了夫婿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失落。
赏析
这首诗以萧史和秦娥的爱情故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凤下来”、“楚云开”、“玉箫声断”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和神秘的气息,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如将夫婿与王昌进行对比,将双鸾飞舞与空余明月进行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情感体验有关,李群玉在唐代诗坛上虽然有一定的地位,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经多次科举不第,他可能对人生的起伏和爱情的变迁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通过描写萧史和秦娥的爱情故事,既表达了他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寄托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和态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