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唐·李贺
君王倘若不见遗,
白骨黄金犹可市。
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描绘幽奇冷艳的景象,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如果君王不把我抛弃遗忘,
即便是白骨和黄金也能在市场上交易(意指仍有价值)。
我独自躺在沧江边,惊觉岁月已晚,
多少次回想起在朝中点卯上朝的情景。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仕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首句“君王倘若不见遗”表达了诗人希望君王能够不忘旧情,不要将自己遗忘;次句“白骨黄金犹可市”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即便自己身死骨枯,其才华和价值仍可在世间流传或交换;三句“一卧沧江惊岁晚”描绘了诗人当前孤独、落寞的生活状态,感叹时光流逝;末句“几回青琐点朝班”则是对往昔在朝中为官生活的回忆,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首联以“君王”和“白骨黄金”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颔联则通过“沧江”和“岁晚”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孤独、落寞的生活状态,同时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回忆往昔在朝中的生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李贺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后虽得韩愈等人赏识,但终未能实现政治抱负,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仕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存在的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