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羡落花春不管,御沟流得到人间。的释义

春秋1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金殿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却羡落花春不管,御沟流得到人间。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唐代著名诗人,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生活困顿,后入仕为官,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晚年退居成都,王建的诗以乐府诗著称,多写宫廷生活、民间疾苦及边塞风光,语言平易通俗,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清晨,金殿上的晓钟敲响,万扇宫门随之开启,玉阶之上,仙仗簇拥着千官朝见,花儿在剑佩的闪光中迎接初落的星辰,柳枝在晨露未干的旌旗下轻轻摇曳,唯独那凤凰池上的宰相,他的阳春白雪之曲,和者甚难,而我,却羡慕那落花,虽然春天不再管它,但它却能随着御沟的水流,自由地飘落到人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早晨的庄严景象,以及不同身份人物的不同境遇,前两句写宫廷的宏伟与朝见的盛况,中间两句通过花与柳的描写,烘托出宫廷的宁静与美丽,后两句则笔锋一转,以“凤凰池上客”与“落花”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平凡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不同侧面,既有对宫廷壮丽景象的赞美,也有对宫廷生活压抑与孤独的深刻揭示,前六句通过“金殿”、“玉阶”、“剑佩”、“旌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尊贵与繁华,后两句却以“却羡落花春不管,御沟流得到人间”作为转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平凡生活的向往,落花虽被春天遗弃,却能随着御沟的水流,自由地飘落到人间,这种自由与洒脱,正是诗人所羡慕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建在宫廷任职期间,作为一位出身贫寒的诗人,王建虽然有机会接触宫廷生活,但宫廷的繁文缛节与等级制度却让他感到压抑与孤独,他在诗中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落花自由飘落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自由与平凡生活的渴望,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诗人对宫廷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感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