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封双阙千寻峭,冷压南山万仞斜。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1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迥封双阙千寻峭,冷压南山万仞斜。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终南山靠近天都长安,山峦连绵不绝,一直延伸到海边,回望之间,白云弥漫,仿佛与山峦合为一体;走近细看,青霭却似有若无,缥缈不定,中峰高耸,将南北两地的天空分隔开来,使得气候和景色都大不相同,那高耸入云的双阙山峰,峭壁千寻,仿佛将天空封闭;而那冷峻的南山,万仞高斜,气势压人,想要找个人家投宿,却只能隔着溪水询问樵夫。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终南山的雄伟壮丽和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诗人以“太乙近天都”开篇,点出终南山的地理位置之重要,接着通过“连山接海隅”进一步描绘其山势的连绵不绝,中间四句则通过“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终南山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景象,最后两句则通过“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描写,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推向高潮。

赏析

这首诗以终南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终南山的雄伟壮丽和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太乙近天都”等诗句,点出终南山的地理位置之重要和山势之连绵不绝;通过“白云回望合”等诗句,描绘出终南山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景象;最后通过“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描写,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推向高潮,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王维在唐代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善于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终南山作为唐代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王维在游览终南山时,被其雄伟壮丽和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终南山》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终南山的自然景观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