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常与晏殊诗词意境相联)
莫厌百壶相劝倒,免教无事结闲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宰相,他自幼聪颖好学,十四岁即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晏殊的词作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多抒发人生感慨和离愁别绪,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是北宋词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译文
(原诗部分)
一曲新词配着一杯美酒,就像去年的天气和旧时的亭台一样熟悉,夕阳西下,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
花儿无奈地凋落,似曾相识的燕子又飞回来了,我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附加句)
不要厌烦那百壶美酒的相劝共饮,以免让自己在无事可做时心生闲愁。
释义
原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附加句则强调了及时行乐、避免无谓忧愁的生活态度。
赏析
晏殊的这首《浣溪沙》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记忆的留恋,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尤为经典,既描绘了自然界的更迭,又寓含了人生的哲理,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附加句“莫厌百壶相劝倒,免教无事结闲愁”则是对这种情绪的进一步升华,倡导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享受当下的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晏殊仕途平稳、生活安逸的时期,但内心却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有着深刻的感悟,词中流露出的淡淡哀愁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附加句虽非原诗内容,但其所表达的情感与晏殊诗词的整体风格相契合,可能也是基于类似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而创作或引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