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隐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宦途憔悴几经秋,官为将相复何求。
世路多端早合休,安心同作退闲流。
作者简介
李中,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清新自然、淡泊明志的诗风著称,李中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对世事的感悟,尤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译文
在官场上历经了多次的挫折和磨难,度过了多少个萧瑟的秋天,如今已官至将相,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世间的道路复杂多变,早就应该停止这种无尽的奔波了,不如安心地和我一起成为退隐闲居的人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宦途憔悴几经秋”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艰辛经历;次句“官为将相复何求”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官厚禄的淡泊态度,认为已经官至将相,无需再有所求;第三句“世路多端早合休”揭示了诗人对世事无常、道路多艰的深刻认识,认为应该早日停止这种奔波;末句“安心同作退闲流”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退隐闲居,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深刻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在官场上的艰辛经历和退隐生活的宁静美好,突出了对后者的强烈向往,诗中“宦途憔悴几经秋”与“安心同作退闲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无奈和感慨,又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诗人以“世路多端早合休”作为过渡,巧妙地连接了前后两部分内容,使整首诗在结构上更加紧凑和完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在官场上的遭遇有关,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严重,许多士人难以施展才华,甚至遭受排挤和打压,李中可能也经历了类似的困境,对官场生涯产生了厌倦和失望,在这种背景下,他选择了退隐闲居的生活方式,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