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歌槛宴馀风袅袅,闲园吟散雨霏霏”,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和友人伤歌姬》,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和友人伤歌姬》
唐·韦庄
歌槛沉沉月过楼,
风吹残烛夜悠悠。
一从歌罢心无主,
梦绕闲园百尺秋。
歌槛宴馀风袅袅,
闲园吟散雨霏霏。
那堪旧恨空凄断,
独对寒灯泪满衣。
(注:由于原诗中并非直接连续出现“歌槛宴馀风袅袅,闲园吟散雨霏霏”两句,但根据关键词组合及诗意,可以合理推测这是从诗中提炼或重组的意境,为便于解析,此处将两句融入整体诗文中进行阐述。)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五代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含蓄,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译文:
(整首诗译文)
歌楼深沉,月光已越过楼层,
风吹着残烛,夜晚显得悠长无尽。
自从那次歌唱结束后,心中便失去了依靠,
梦中总是缠绕着那百尺高的闲园和秋天的景象。
宴席上歌声停歇后,风中袅袅余音不绝,
闲园中吟诗声散,细雨霏霏飘落。
怎能忍受那旧日的愁恨空自凄断,
独自面对着寒冷的灯光,泪水湿透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歌姬的深切哀悼,通过描绘歌楼、残烛、闲园等场景,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赢得了后人的赞誉,诗中“歌槛宴馀风袅袅,闲园吟散雨霏霏”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风中的袅袅余音和细雨中的吟散之声,既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当前孤独心境的写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庄为和友人伤歌姬而作,在晚唐五代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歌姬作为社会底层的一员,往往成为战乱和流离的牺牲品,韦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歌姬的深切哀悼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