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佳人
唐·韦庄
佳人一去无消息,梦觉香残愁复入。
倚柱寻思倍惆怅,冷烟寒月过前溪。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仕于前蜀,曾任宰相,韦庄的诗风清丽,词作更是婉约动人,对后世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自从那位美丽的女子离开后,就再也没有了她的消息,我从梦中醒来,发现熏香已尽,愁绪再次涌上心头,我倚靠在柱子上,反复思量,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惆怅,在这冷清的夜晚,冷烟缭绕,寒月高悬,我独自走过前溪,心中满是孤寂与哀伤。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失去佳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愁绪,首句“佳人一去无消息”直接点出主题,佳人离去后音讯全无;次句“梦觉香残愁复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愁绪;三句“倚柱寻思倍惆怅”描绘了诗人独自倚柱、陷入沉思的孤独形象;末句“冷烟寒月过前溪”则以景结情,用冷烟、寒月、前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强化了诗人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失去佳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愁绪,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景物的烘托,将内心的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直接点题,次句以梦醒后的情景进一步渲染愁绪,三句通过诗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深化了愁绪的表达,末句则以景结情,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庄的个人经历有关,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命运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韦庄可能曾经与某位佳人有过一段美好的感情经历,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位佳人最终离他而去,从此杳无音讯,诗人对这段感情的失去深感痛苦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愁绪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