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倦游
唐·韦庄
闲依柳带参差起,困傍桃花独自飞。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归。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动人,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悠闲地倚靠在随风轻摆的柳枝旁,起身时柳条参差不齐地拂过;困倦时,我独自在桃花旁徘徊,花瓣随风轻扬,乘一叶扁舟,沿着碧波荡漾的春水之路前行,直到听尽了清晨黄莺的啼鸣,才缓缓归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的一次闲游与归途,首句“闲依柳带参差起”通过“闲依”二字展现了诗人的悠闲自得,柳带的参差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次句“困傍桃花独自飞”中的“困”字表达了诗人的微倦之意,而桃花的独自飞舞则映衬出他的孤独心境,后两句则通过“一棹碧涛春水路”和“过尽晓莺啼处归”描绘了归途的宁静与美好,晓莺的啼鸣为这幅春日画卷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一次闲游经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孤独,前两句通过“闲依”与“困傍”两个动作,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以及内心的微妙变化,后两句则以春水、扁舟、晓莺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归途画面,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内心的淡淡哀愁。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多舛,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仕途不顺或生活困顿之时,通过描绘春日闲游的场景,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暂时逃避,在诗中,诗人以自然为友,以闲游为乐,试图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