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得结香灯社,空向王门玷玉班。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香灯社感怀

唐·李商隐

无因得结香灯社,空向王门玷玉班。

冷月清辉怜瘦影,秋风落叶叹流年。

禅心未了红尘梦,诗意难消白发间。

欲问浮生何所寄,唯将心事付云烟。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没有机会加入那香火鼎盛的佛社,只能白白地在权贵之门中玷污了清高的名声,冷清的月光洒下清辉,怜悯着我这消瘦的身影;秋风中落叶纷飞,感叹着岁月的流逝,禅心未了却仍陷红尘之梦,诗意难消却已白发丛生,想问这浮生究竟寄托在何处,只能将满腔心事付与飘渺的云烟。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实现心中理想的遗憾和无奈,首句“无因得结香灯社”指诗人无法加入心仪的佛社,象征着他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实现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次句“空向王门玷玉班”则表达了他在权贵之门中的无奈与自责,觉得自己玷污了清高的名声,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无处寄托的苦闷。

赏析

本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首联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加入佛社的遗憾;颔联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颈联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尾联则以“云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心事难托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此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此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他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实现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如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未能实现心中理想的遗憾和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