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照晚庭沈醉醒,静吟斜倚老松身。全诗是什么?

小星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秋晚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残照晚庭沈醉醒,静吟斜倚老松身。

寒烟淡淡迷衰草,秋气萧萧扫暮砧。

惆怅此时无伴侣,闲吟诗句忆归人。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李中的诗作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夕阳余晖洒落在晚庭之中,我从沉醉中醒来,静静地吟诵着诗句,斜倚在老松树旁,寒烟淡淡地笼罩着枯萎的野草,秋气萧萧地吹拂着傍晚的捣衣声,此刻我心中充满了惆怅,因为没有伴侣相伴,只能闲吟诗句来思念远方的归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居秋晚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残照晚庭沈醉醒”点明了时间和诗人的状态,夕阳余晖下,诗人从酒醉中醒来,次句“静吟斜倚老松身”则展现了诗人斜倚老松、静吟诗句的悠闲姿态,三、四句“寒烟淡淡迷衰草,秋气萧萧扫暮砧”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寒烟、衰草、秋气、暮砧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末句“惆怅此时无伴侣,闲吟诗句忆归人”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归人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景象和诗人的孤独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归人的深深思念,诗中“残照”、“晚庭”、“寒烟”、“衰草”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相呼应,诗人通过“静吟”、“斜倚”等动作描写,展现了自己在孤独中的悠闲与自在,这种悠闲与自在中又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隐居山林期间,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多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在秋日的傍晚,他独自一人在山居中醒来,看到眼前的萧瑟景象,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表达孤独与思念之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中在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对远方归人的深深思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