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铁尺歌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纵横连爪一尺长,秀凝铁色含湖光。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棠。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常寓深意于浅白之中;其书法以隶、楷、行三体相融,独创“板桥体”;绘画则擅长兰竹,笔墨酣畅,风格劲峭。
译文
这把铁尺,其形状纵横交错,如同连爪一般,长度恰好一尺,它的色泽秀美,凝聚着铁的本色,仿佛还蕴含着湖水的光泽,它不与世俗之人争宠夺利,只将自己的心事寄托在那清雅的沙棠木上。(沙棠,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香木,常用来制作舟船。)
释义
此诗以“铁尺”为题,通过描绘铁尺的形态、色泽及其超脱世俗的品格,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淡泊自守的高洁情操,首句“纵横连爪一尺长”描述了铁尺的外形特征;次句“秀凝铁色含湖光”则赞美其色泽之美,寓含了铁尺虽为凡铁,却自有其不凡之处;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主题,借铁尺之口,表达了作者不与人争、独守心志的人生态度。
赏析
此诗以物喻人,借铁尺之形象,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诗中“纵横连爪”四字,既描绘了铁尺的形态,又隐含了作者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秀凝铁色含湖光”一句,则通过色彩与意境的渲染,赋予了铁尺以生命与灵性,使其超越了物质层面的存在,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后两句“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棠”更是直接点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创作背景
郑板桥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虽才华横溢,却屡遭排挤与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反映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的诗词作品。《铁尺歌》便是其中之一,它既是作者对自我品格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铁尺这一形象,郑板桥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坚守内心信念的坚定立场,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