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言天上光阴别,且被人间更漏催。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天上谣

唐·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虽言天上光阴别,且被人间更漏催。

作者及朝代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自幼聪颖,七岁能诗,但一生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年仅二十七岁便英年早逝,李贺的诗作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

作者简介

李贺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文学才华,由于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他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李贺一生郁郁寡欢,常借诗歌抒发心中的苦闷与不平,他的诗作风格独特,想象丰富,语言瑰丽,常运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虽然天上的光阴与人间不同,但天上的仙人们也依然被人间的更漏声所催促。

(注:此句为全诗中的一句,单独翻译可能略显单薄,但结合全诗来看,它表达了诗人对天上人间时间流逝的感慨。)

释义

“虽言天上光阴别,且被人间更漏催”这句诗的意思是,尽管天上的时间流逝与人间不同,但天上的仙人们也依然能感受到人间时间的紧迫,被人间的更漏声所催促,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天上人间时间差异的哲思。

赏析

这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巧妙地将天上与人间的时间流逝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想象天上的仙境与人间的生活,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时间观念,无论是天上还是人间,时间都在不停地流逝,无法逆转,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使诗人产生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贺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背景下创作的,他通过想象天上的仙境与人间的生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也通过这首诗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