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帝常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出自哪首诗?

生辉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赤石进帆海

南朝·宋·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臧徇赵节。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阙。

赤帝常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

浮天无岸渚,泛日有光流。

颓景寻西崦,倦鸟集东洲。

还期在岁晏,安得久淹留。

作者及朝代

作者:谢灵运

朝代:南朝·宋

作者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世称谢康乐,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他出身名门望族,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谢灵运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工于诗文,擅长书法,是山水诗的开创者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性格傲岸不羁,仕途坎坷,晚年因参与谋反被诛。

译文

初夏时节天气仍然清爽和煦,芳草也未停止生长,我夜宿水上,早晚都在水中航行,云霞多次隐现和消散,我遍观海边景物已厌倦,何况又面临极远的海域,海神河伯按时让河水安静流淌,水神天吴也平静不起风浪,扬帆起航去采石华,扬帆前行去拾海月,大海茫茫无边无际,我驾着虚舟飘然超越,鲁仲连轻视封侯之印,季子臧为赵国献身,功成名就后就拂衣而去,归隐到武陵源,赤帝常常听说在海上游历,三千幢盖簇拥着炎洲,海面浮天没有边际,太阳照耀着海面,波光粼粼,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归期定在年底,怎能长久停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夏时节在海上航行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功成身退的向往。“赤帝常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两句,以赤帝(古代神话中的炎帝)出游的盛况比喻海上的壮丽景象,幢盖簇拥,气势恢宏,展现了诗人对大海的敬畏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谢灵运山水诗的佳作之一,以其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而著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色与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特别是“赤帝常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两句,不仅描绘了海上的壮丽景象,还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灵运在游历赤石山时所作,当时,他因仕途不顺而心生厌倦,于是选择游历山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赤石山的航行中,他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触发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还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