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春水无人渡,低掠蒹葭过石淙。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溪行即事

宋·俞紫芝

天边行尽夕阳路,

一溪春水无人渡。

低掠蒹葭过石淙,

山僧独坐看云处。

作者及朝代

作者:俞紫芝,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宋代诗人、道士,早年屡试不第,后隐居不仕,于金华山中修道,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隐逸闲适之情。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俞紫芝生活在宋代,是一个兼具文人与道士身份的人物,他早年热衷于科举,但多次考试未能及第,这使他心灰意冷,转而追求隐逸生活,他在金华山中修道,以诗酒自娱,与山林为伴,其诗作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译文

天边夕阳已尽,我行走在归途上,

一条春水潺潺的小溪旁,却无人摆渡。

野鸭低飞掠过蒹葭,掠过石淙,

山中僧人独自静坐,悠然地看着云卷云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溪边行走所见到的宁静景象,天边夕阳已尽,暗示着一天的结束,诗人行走在归途上,看到一条春水潺潺的小溪,但溪边却无人摆渡,显得异常宁静,诗人又看到野鸭低飞掠过蒹葭和石淙,更增添了几分生动与野趣,诗人将视线转向山中,只见一位僧人独自静坐,悠然地看着云卷云舒,这进一步烘托出了整个画面的宁静与闲适。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夕阳、溪水、蒹葭、石淙、野鸭和山僧等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一溪春水无人渡”一句,既写出了溪水的宁静与清澈,又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闲适;“低掠蒹葭过石淙”一句,则通过野鸭的飞翔,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山僧独坐看云处”一句,则通过山僧的静坐与观云,进一步烘托出了整个画面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俞紫芝在隐居生活中所作,他早年屡试不第,对仕途心灰意冷,转而追求隐逸生活,在金华山中修道期间,他常常独自漫步于山水之间,以诗酒自娱,这首诗就是他在傍晚时分行走于溪边时所见所感而写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