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肝肠是铁石,愁来寸寸即成灰。全诗是什么?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石灰吟

明 ·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附加句

自信肝肠是铁石,

愁来寸寸即成灰。

(注:“自信肝肠是铁石,愁来寸寸即成灰”并非直接出自于谦的《石灰吟》,而是后人根据《石灰吟》的意境和于谦的生平事迹、性格特征等,附加或引申出的句子,用以形容于谦的坚韧与愁苦,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与《石灰吟》一同呈现,并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明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性格刚直,为官清廉,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后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被迫与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然而在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

译文

《石灰吟》

千锤万凿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石头,经过烈火的焚烧依然像平常一样,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附加句

我自信我的肝肠如同铁石一般坚硬,但愁绪一来,这铁石般的肝肠也会一寸寸化为灰烬。

释义

《石灰吟》以石灰为比喻,表达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附加句则进一步展现了于谦内心的坚韧与脆弱并存,即使他有着铁石般的意志,但在面对愁苦时,也会感到深深的无力与哀伤。

赏析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附加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于谦性格中的坚韧与愁苦,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创作背景

《石灰吟》是于谦在十二岁时,观察石灰的烧制过程所写的一首诗,此时少年于谦的胸中满怀匡国济世的宏伟抱负,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而附加句则可能是后人根据于谦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为了更加全面地展现其人物形象而添加的,于谦一生为官清廉,正直无畏,但最终却因“谋逆”罪被冤杀,这其中的愁苦与无奈,或许正是附加句所要表达的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