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琴思
唐·李颀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暮雨朝云相见少,落花啼鸟别离多。
遥知别后西楼月,应照离人此夜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歌行,诗风雄浑奔放,语言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生活,以及抒发个人怀抱和友情,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用葫芦瓢盛水,如同颜回那样清贫却心怀快乐;遇到知音钟子期,心中的怨恨便烟消云散,傍晚的雨水与清晨的云雾让我们相见的机会稀少,落花与啼鸟却常常伴随着我们的别离,遥想离别之后,西楼上的明月,应该会照亮离人这一夜的愁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离别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哀愁,首句以颜回的清贫自乐为喻,表达了自己虽生活简朴但心怀坦荡;次句借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表达遇到知音的喜悦和怨恨的消散,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离别的哀愁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哀愁,首句以颜回的清贫自乐为喻,既表现了自己的高洁品质,又为全诗奠定了乐观向上的基调,次句借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进一步升华了友情的主题,后两句则通过“暮雨朝云”、“落花啼鸟”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离别的哀愁和思念之情,使全诗情感更加饱满、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志趣,在离别之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之情,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绘,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充满情感和艺术魅力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