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助清光
唐·刘沧
云开半夜千林静,月照平沙万里霜。
直道岂求安富贵,纯诚惟欲助清光。
孤舟夜泊寒江外,野寺僧吟古殿旁。
此际谁人同此意,倚栏干外独凄凉。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大中八年(854)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有诗一卷,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内心情感相结合,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美感。
译文
云散月出,半夜时分万籁俱寂,月光照耀着平沙,如同覆盖了一层万里霜雪,我坚守正直之道,并非为了追求安逸富贵,而是纯粹出于诚意,希望能够帮助世间增添一份清明的光辉,我独自驾着一叶孤舟,在寒冷的江面外夜泊,而远处的野寺中,僧侣们在古老的殿堂旁低声吟诵,在这寂静的夜晚,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呢?我只能独自倚靠在栏杆外,感受着这份深深的凄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正直与纯诚的坚守,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首联和颔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远;颈联和尾联则转而描写自己的孤独与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不为世俗所动,坚持自我信念的高尚情操。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清冷又深邃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月夜、孤舟、野寺等意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正直与纯诚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沧仕途不顺,身处逆境之时,面对社会的复杂与不公,诗人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富贵所动,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纯诚与正直,为世间增添一份清明的光辉,现实的残酷与孤独感却让他深感凄凉,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沧作为一位唐代晚期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