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洲名冠古南都,最惜尘埃一点无。全诗是什么?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芳洲春晓

朝代:明代

作者:杨慎

芳洲名冠古南都,最惜尘埃一点无。

碧水悠悠环翠柳,清风袅袅拂苍梧。

花间鸟语声声脆,陌上花香处处浮。

此地人间真胜境,何须远觅觅仙姝。

作者简介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属四川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劝谏,不报,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三十余年,病逝于戍地,追赠光禄寺卿,谥号“文宪”,世称“杨文宪”。

译文

芳洲以其美名冠绝于古南都,最令人珍惜的是这里没有一丝尘埃,碧绿的河水悠悠地环绕着翠绿的柳树,清风轻柔地拂过苍梧树梢,花间传来清脆的鸟鸣声,田野小路上处处弥漫着花香,这个地方真是人间的仙境,哪里还需要远行去寻找仙女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芳洲的美丽景色和清新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芳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碧水、翠柳、清风、花香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芳洲的宁静、优美和纯净,强调了其作为人间仙境的地位。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芳洲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芳洲的碧水、翠柳、清风、花香等自然元素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纯净的氛围,作者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芳洲作为人间仙境的地位,表达了对其的无限赞美和珍惜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慎被贬谪至云南期间,在远离京城和政治斗争的喧嚣中,杨慎得以深入接触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产生了对芳洲等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在逆境中,他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宁静的心,欣赏和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这种精神境界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