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楼
唐·韦庄
银城遮不尽淮山,许事何缘便达天。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楼台深锁无人到,池水东流有自闲。
独倚危栏看落照,纷纷名利尽潸然。
(注:“银城遮不尽淮山,许事何缘便达天”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韦庄的某首知名诗作,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登楼”诗中,以下解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其词风清丽,多写闺情离思,感情细腻,语言流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译文
银白色的城墙遮不住远处的淮山,许多事情为何就能轻易地直达天际(指成功或实现)?春风和煦,鸟鸣声细碎悦耳,太阳高升,花影层层叠叠,高楼深锁,无人到访,池水静静地向东流淌,自得其乐,我独自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看着夕阳落下,心中对世间的纷纷扰扰、名利之争感到潸然泪下。
释义
首联以“银城遮不尽淮山”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象,暗喻世事纷扰中总有难以遮掩的真相或理想,次句“许事何缘便达天”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成功难以捉摸的感慨,颔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颈联进一步以楼台深锁、池水自闲的形象,暗喻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名利纷扰的厌倦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楼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名利纷扰的深刻反思与厌倦,诗中景物描写细腻生动,情感表达真挚深刻,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人以楼台、池水等自然景物为喻,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超脱,以及对名利世界的清醒认识。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是在韦庄晚年时期创作的,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对世事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晚年时期,他或许在某个春日黄昏,独自登上高楼,望着远处的淮山与近处的城市,心中涌动着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