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遣诗人强饶舌,和山失却忽苍然。全诗是什么?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杂诗

唐·杜荀鹤

谁遣诗人强饶舌,和山失却忽苍然。

松风涧水何须问,一径寒云万仞烟。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隐居庐山,过着清苦的生活,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聂夷中齐名,合称“聂杜”,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是谁让诗人这般多言饶舌,以至于忽略了眼前那苍翠的山峦?那松间的风声、涧中的流水又何必去细细询问呢?只见一条小径蜿蜒而上,寒云缭绕,万仞高山之上,烟雾弥漫。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首句“谁遣诗人强饶舌”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多言的反思;次句“和山失却忽苍然”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山景的忽视与遗憾;后两句则通过对松风涧水、寒云万仞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神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行图景,诗人通过自嘲与反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与向往,诗中“松风涧水何须问”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又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而“一径寒云万仞烟”则以其独特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壮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云雾缭绕、山高水长的仙境之中,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隐居庐山期间,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晚唐时代,杜荀鹤对仕途失望,转而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在庐山隐居的日子里,他深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山行杂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他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