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旅思
唐·李贺
忽思句来旅京国,瘦马断鞭包袖持。
秋风瑟瑟寒林晚,孤灯寂寂照离思。
故园何处是归路,长夜漫漫梦难期。
羁旅天涯身是客,心随明月到乡祠。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奇特的想象力、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李贺的诗作常描绘奇幻的景象,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忽然想起自己正身处京城这个陌生的国度,骑着瘦弱的马匹,手中紧握着断裂的马鞭,包裹在衣袖里,秋风瑟瑟吹过寒冷的树林,傍晚时分,一盏孤灯寂寞地照亮着我内心的离愁别绪,故乡在哪里?哪条路是回家的路?长夜漫漫,连梦中都难以见到归期,我漂泊天涯,身如浮萍,但我的心却随着明月回到了故乡的祠堂。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京城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瘦马断鞭”象征着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孤独,“孤灯寂寂”则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寂寞与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京城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通过“瘦马断鞭”和“孤灯寂寂”等意象,巧妙地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诗中还蕴含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李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独树一帜。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在京城漂泊的时期,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困境,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京城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坎坷、生活漂泊中的普遍心态和情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