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梅花莫迟发,先遣北枝迎玉节。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早梅

宋·张道洽

岭上梅花莫迟发,先遣北枝迎玉节。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作者及朝代

张道洽,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泽民,号竹斋,衢州(今属浙江)人,曾从学于杨万里,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历官池州佥判,转干办诸司粮料院,迁司农寺丞,有《竹斋诗集》。

作者简介

张道洽生活在南宋末年,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外有蒙古侵略,内有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张道洽的诗歌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岭上的梅花啊,请不要迟迟开放,先让北枝的花朵迎接那象征吉祥的玉节(指使者或官员的仪仗),年年红梅都辜负了春天的消息,而此刻江边的梅花又快要开放了。

释义

“岭上梅花莫迟发,先遣北枝迎玉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殷切期望,希望梅花能够早日开放,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吉祥之事,这里的“北枝”可能寓意着北方的消息或使者,而“玉节”则象征着尊贵和吉祥,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年年迟开的遗憾,以及对江边梅花即将绽放的欣喜。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开放,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岭上梅花莫迟发”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殷切期望,次句“先遣北枝迎玉节”则通过象征手法,将梅花的开放与吉祥之事联系起来,增添了诗歌的意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描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咏梅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外有蒙古侵略,内有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开放,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也可能借梅花之口,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憧憬,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常被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和理想,张道洽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梅花的开放,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