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续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关键词要求)
蝉鸣叶底无寻处,随意闲行偶见渠。
(注:此续句为根据关键词“蝉鸣叶底无寻处,随意闲行偶见渠”所构,非白居易原诗内容,以下解析将主要围绕这两句及原诗意境进行。)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原诗部分)
袅袅的凉风吹动,凄凄的寒露降落,兰花开始衰败,花朵变得苍白,荷叶虽然破裂,但叶片依然青翠,一只鹤独立在沙滩上栖息,两只萤火虫在水面上飞舞相映,在这寂寥冷落的景象中,我恰好酒醒。
(续句部分)
蝉鸣声在树叶底下难以寻觅,我随意地漫步,却偶然间看到了那条小溪(或渠道)。
释义
原诗描绘了秋日池塘边的凄清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续句则以一种闲适、偶然的心态,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乐趣的情景,蝉鸣难觅却偶遇小溪,寓意着生活中的意外之喜。
赏析
原诗与续句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原诗通过对秋日池塘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续句则以蝉鸣与小溪的偶遇,增添了诗意的灵动与生活的情趣,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白居易的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退居洛阳时所作,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首诗及续句通过描绘秋日池塘边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续句也可能是在某个闲适的午后,诗人在散步时偶然所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敏锐捕捉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