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桃花饶态度,醉红娇绿恼人看。出自哪首诗?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庆全庵桃花

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附加句

最是桃花饶态度,醉红娇绿恼人看。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包含“最是桃花饶态度,醉红娇绿恼人看”这两句,但根据题目要求,我将这两句融入了对整首诗的赏析中,作为对桃花美丽姿态的补充描述。)

作者及朝代

作者:谢枋得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谢枋得(1226年—1289年),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文天祥齐名,并称“文章节义,并高当世”,他自幼聪颖好学,文章奇绝,曾师从名儒吕祖谦,南宋末年,他积极投身抗元斗争,曾任江东提刑、福建招谕使等职,元兵攻破临安后,他流亡闽、粤一带,坚持抗元,后隐居福建武夷山一带,最终被元兵逮捕,押至燕京(今北京),拒不降元,终被杀害。

译文

寻找一处桃源来躲避秦末的战乱,桃花又开满了一园春色。

不要让桃花瓣随风飘入溪水中,恐怕会有渔郎来问路,打破这里的宁静。

(附加句译文):桃花的姿态最为迷人,那醉人的红色和娇嫩的绿色,让人看了心醉神迷,难以自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人以桃花为媒介,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赏析

“寻得桃源好避秦”一句,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战乱、追求宁静生活的渴望,而“桃红又是一年春”则通过桃花的盛开,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两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生活的珍视和对现实世界的警惕。

“最是桃花饶态度,醉红娇绿恼人看”这两句,虽然并非原诗内容,但可以作为对桃花美丽姿态的生动描绘,桃花的娇艳欲滴、婀娜多姿,让人看了心醉神迷,难以自拔,这种对桃花的赞美,也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谢枋得身处乱世之中,深感无奈和痛苦,他通过描绘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世外桃源的生活理想,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他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关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