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夫已倦路犹赊,脚底殊劳眼底佳。的解释

风云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杨万里

莫笑山翁嬾出家,山翁双鬓已无华。

仆夫已倦路犹赊,脚底殊劳眼底佳。

翠壁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

令人却忆东林醉,一梦三年不到兹。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不乏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幽默,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

别笑话我这山野老翁懒得出门,我的双鬓早已斑白无光了,仆人已经疲倦了,但路程还很遥远,虽然脚底走得十分辛苦,但眼前的景色却异常美丽,翠绿的山壁和红色的悬崖如同千丈画卷,白云和红叶在小溪边交织成一首首诗篇,这景色让人不禁回想起在东林寺畅饮的时光,一梦醒来,已经三年没有再到这个地方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途中的所见所感,尽管仆人已经感到疲倦,路途还很遥远,但诗人却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背景,通过描绘仆夫的疲倦和诗人对美景的陶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仆夫已倦路犹赊,脚底殊劳眼底佳”一句,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又突出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和赞美,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山行途中创作的,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一些生活或工作上的压力,但当他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时,这些烦恼都被眼前的美景所化解,诗人通过描绘山行的艰辛和美景的迷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杨万里的这首《山行》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