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祈二邑水分源,到此同流怒政奔。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新安江源

唐·罗隐

黟祈二邑水分源,到此同流怒政奔。

雪浪千重飞白练,云峰万叠拥青峦。

渔舟唱晚归帆远,雁字回时落日残。

千古悠悠新安水,育才无数耀人寰。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他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但其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尤其擅长讽刺和议论,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批判,罗隐的作品在晚唐文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黟县和祁门两地的水源在此分流又汇合,共同奔腾向前,气势汹涌,雪白的浪花如同千重白练在空中飞舞,云峰万叠,青翠的山峦环绕其间,傍晚时分,渔舟唱着歌儿缓缓归来,帆影渐远;大雁南飞,字形在天边勾勒,落日余晖映照,景色凄美,新安江的水自古以来就悠悠流淌,它滋养了无数英才,他们的光芒照耀着人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新安江源头的壮丽景色,以及江水对当地文化和人才的滋养,首句“黟祈二邑水分源,到此同流怒政奔”点明了新安江的来源,即黟县和祁门两地的水源在此汇合,形成汹涌澎湃的江水,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水奔腾、山峰青翠、渔舟唱晚、雁字回时的美丽景象,尾句则强调了新安江对当地文化和人才的深远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新安江源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人文情怀的深厚,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将江水、山峰、渔舟、大雁等元素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也通过江水对当地文化和人才的滋养,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罗隐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无奈和愤慨,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家乡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通过描绘新安江源头的壮丽景色和江水对当地文化和人才的滋养,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